新闻动态

THIS NAME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院思政教师赴华东红色教育基地和改革开放前沿

发布日期:2014-09-1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了开拓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野,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 7月30日——8月4日,思政教师赶赴华东地区的红色教育基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参观学习考察。

老师们首先来到南京,登上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当年为唤醒民众的功绩和“天下为公”的博爱精神。随后,参观了总统府,感受了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感叹一个政党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之后,来到了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领悟了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中国的和平而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进行坚决斗争的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最后,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在史料陈列厅,大家通过倾听讲解、观看照片和影像等更为深入地了解了当年侵华日军屠杀我同胞的历史档案资料;在“遇难同胞遗骨坑”和“万人坑”遗址,大家为遇难同胞默默地默哀、冥思,在凝重、悲壮的氛围中感受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屈辱的历史。

在随来的几天里,老师们参观了西递宏村、水乡乌镇、华西村、中共一大会址等地。在宏村,老师们从那古老的徽式建筑,绝美的皖南风情,水墨山水画般的古村落中感受了我国特有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在乌镇,从那小桥流水、古街老巷、乌篷船、木窗格、错落有致的白墙间感受到了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魅力与情怀。

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华西村是本次考察的重要站点,也是教师们最重视、最向往、考察时间最长、收获最多的地方。在这里,真切感受到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感受了我国改革开放重要前沿阵地的新变化、新成就。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9年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科技化,村镇文明化,农民知识化。参观了山北高科技能化农业大棚、路过农民公园“华西之路”、游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微缩景观、上金塔十五楼鸟瞰了华西中心村的全貌。在考察过程中,真切感受了他们的幸福生活,也深刻领悟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在参观完华西村后,还专门聆听了华西村副书记介绍华西村的报告,观看了吴仁宝老书记的影像资料。是他带领着华西人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的路子,是他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华西人的精神品格,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华西模式,成就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奇迹,突显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老师们被她严肃而静穆所吸引。这是一栋普通的石库门房子,建于1920年秋天,当时是出席中国一大会议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胞兄李书诚的寓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毛泽东等13人出席会议,代表了全国53名党员,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52年重新修复。1984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在展馆二楼的展厅里摆放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诸多文物、史料。

整个参观考察,老师们深有感触,深受感动。在此次过程中既接受了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灵魂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增强了爱国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心灵深处又深受洗涤,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的启示:历史可以宽恕,但不可忘记。教育好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更要珍爱和平、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另外,教师们亲身体验、感受到了华西村的奇迹,增强了搞好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信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所感传达给学生,把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向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在积累鲜活的实践感受中提高授课感染力华西村今天与昨天的对比得出的一个简单道理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搞好思政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引导学生爱国爱党、成长成才。

 

上一条: 基础部公共英语教研室赴成都职业学院进行调研
下一条:基础部举办消防演习及防火安全知识竞赛